2025年05月01日 星期四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四

“不忘初心 榜样故事”系列宣传(二十二)——记市一中2019级语文组董莉老师至臻至性、至己至美

发布时间:2020-01-03 点击量:288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我与董莉老师共事十几年、对她有了深刻了解之后的感受。她真诚待人,真实生活,真切追求,真率为己,真心为师,真真正正地把自己活成了一个让我们亲近而又感佩的人。

犹记得第一次见董莉老师的时候,她穿着一身棕色的针织裙,留着服帖的短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宛如青春偶像剧里温婉柔情的女主角。然而没过多久,董老师就颠覆了我的这种认识。

刚上班的时候,董莉是我的师傅。师傅者,当然是我从师道路上的领路人,我自觉只要跟着师傅,就会很容易地天堑变通途了,自己的教学之路会很容易宽敞明亮起来。于是,当我遇到教师生涯中第一次验收课的考验时,下意识的动作就是奔着师傅而去。董老师淡然地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你自己的课,你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我一下子傻眼了,这是个什么指示呢?其中有什么玄机呢?可能师傅看我有点儿不开窍的样子,只好做出进一步地说明:“我告诉你怎样讲,那是我的想法,你还能把它完全复制下来吗?谁也不可能一直去复制别人的课,我们要多想想自己想让学生学到什么,再考虑怎么让学生学。”听了师傅一席话,我如醍醐灌顶,胜读十本教参书。这就是董老师教给我的第一堂重要的课。

董老师后来担任了正班主任,工作很忙,但似乎对于她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难为的事情。她总是那么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你很少会听到她抱怨什么,也很少能看到她焦虑疲惫的样子。她心中永远都有一个计划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如何去做,都已经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只需要保持节奏去做就好了。

带完第一届学生,貌似我已经可以“出师”了,但我仍然习惯有问题去请教她,于是第一次讲公开课时,我又一次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站在了师傅面前。董老师看着我,给了我一个简单明了的指示——先回去把课文读个十来遍,读懂了再来说别的。我拿在手里的从网上打印的现成教案都没来得及拿出来,就转身踏踏实实地读课文去了。这就是师傅教给我的第二堂重要的课。

其实她不只是这样教我,董老师在教学上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不管是新课文还是教了几遍的课文,抑或是课外的文本,她总是自己先读,反反复复地读,一定要在文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来,然后才去参考其他的资料。她从来不贩卖教参知识,也不喜欢复制别人的课,所以她的课才永远让人充满期待。

董莉老师讲《兰亭集序》,讲到“山水是中国文人最后的归宿”;她讲《渔父》,讲到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她讲《李将军列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汉武帝和封建王朝时期真实的君臣关系;她讲作文,绝对不只是在讲如何写这一篇作文,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体验生命和感受生活,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董老师的课永远是从课本出发,但又不囿于课本,她尽可能地带领学生领略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触摸一个个更为有趣的灵魂。凡是她带过的学生,无不惊叹于她的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

董莉老师爱读书,她的包里永远装着一本书,在那些碎片化的时间里,他人也许在低头看手机,而董老师却在看书。她爱看书,但是她很少在人前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她也很少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她读书似乎就是为了读书,读平凡的生活,读不平凡的心。

她带领学生去读三毛,读张爱玲,读《瓦尔登湖》与《月亮与六便士》,读西南联大的诸位教授,读民国时期的气质与底气。她教过的学生谈起他们的语文老师时,往往谈论的是董老师读过的书以及她所传播的思想,那些亮晶晶的眼神里闪现出点燃思想的火苗。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引路,孩子们将会进入怎样的一个美好而丰富的天地啊!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董莉老师内心的情韵雅致而幽深,无论是当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还是做一个班主任,亦或是现在担任教学组长,她一直都在坚持修养自己的内心,丰盈自己的灵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无数学子的光芒就从这里闪耀!(撰稿:郭春芳 编辑: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