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我校各支部书记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观看《极限人生——记一级残疾军人朱彦夫》的纪录片。
中央宣传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会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社会发布宣传,要求广泛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

纪录片讲述了朱彦夫14岁参军入伍,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献出健壮肢体和热血青春;23岁回到家乡,为全村的福祉流汗流血整整25年;54岁残臂抱笔,为记录共产党人甘愿奉献、甘愿牺牲的凛然正气而苦练翻书、写字本领的先进事迹。
历经战争、和平、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的朱彦夫,以生命虽逝壮志永存的昔日战友作精神支撑,与死亡搏斗:纵然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却以坚强的意志挺过了47次手术;以乡亲们脱贫致富、富足安康的企盼作精神动力,与命运搏斗:纵然可以终身留在荣军休养所得到特护待遇,却毅然回乡担任党支部书记,用“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的四种走法治山、治水、造田、通电,创办了村里第一个图书馆、第一所夜校、第一眼大口井,村子成为乡里第一个通电的富村;以传承共产党人重国重民、无私奉献的崇高信念和价值追求作精神激励,与精神缺钙作斗争:纵然没有双手且视力只有0.3,却用舌头查字典、用嘴衔笔、臂上绑笔或抱笔,历时7年亲笔书写了33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他常常重复高尔基的一句话:人的生命只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腐烂,另一种是燃烧。他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朱彦夫自强不息、挑战生命极限的事迹使我校全体党员干部深受震撼,不少党员在观片途中悄然落下感动的泪水。伟大的梦想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梦想。朱彦夫以一生奋斗拼搏忠诚践行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像朱彦夫那样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永不停息地奋斗,以每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形成推动时代进步的巨大力量,去赢得民族复兴的伟大辉煌。这就是朱彦夫光荣事迹的时代价值所在。观片结束后,我校全体党员干部不禁感叹,日后工作和生活中须不停汲取先辈先进的精神之钙,不断思考和反思,以此肃正信念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