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2)举例说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
(1)尝试将你获得信息用图表、图解的形式表达出来。
(2)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讨论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2) 通过对我国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成果的了解,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3)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学策略与手段:
关于“植物杂交育种”的教学,采用自学──探讨──归纳方式,培养学生规范书写遗传图解的能力, 对于“动物杂交育种过程”的教学,通过自学及合作学习对难点击破。对于“诱变育种”采用层层设问式教学法,深刻理解原理。同时精选例题,突破难点,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视频资料引入
|
播放袁隆平感动中国视频。袁隆平一生致力于解决粮食问题。如果你是袁隆平的助手,如何利用已有的高杆抗病(AABB)和矮杆不抗病(aabb)小麦品种来获得符合农业生产要求的小麦新品种?
|
|
介绍科学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新课学习
突破难点
一、杂交育种
1.植物杂交育种
1.概念:
2.原理:
3.意义:
4.比较动植物育种
二、诱变育种
课堂小结
针对训练
构建本专题的知识框架 |
导语:如何获得小麦新品种呢?
提出问题:1、如何让两个优良性状集合到一个生物体内?
2、如何获得符合生产要求的小麦新品种?
PPT展示正确育种过程,学生修正
小结:1. 用文字和箭头概括杂交育种的步骤。
2. 杂交育种的原理利用了哪种可遗传变异?
3.杂交育种有哪些优点?
4.杂交育种有哪些缺点?
过渡:那么动物育种过程也是这样的吗?现有多只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你能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用规范的遗传图解和文字表示)
小结:动植物育种过程的异同
过渡:我们学过的还有一种植物育种方式也能大大缩短育种周期,那就是单倍体育种。
引入:太空育种视频
思考:1.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或微生物主要发生了
哪种可遗传变异?发生这种变异的诱因是什么?
2.为什么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这种育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4.从飞船上带回的实验作物是否都发生了符合我们
需要的变异?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想想诱变育
种有哪些缺点?
完善板书,突出重点
个人构建知识框架—组内互评—组间评议—展示成果
|
写出育种的相关图解,并小组讨论
通过投影仪展示成果,并由其他小组修正
思考与讨论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学生写出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自学
记录学习结果
概括出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感性认识并总结单克隆抗体的用途
梳理本节要点
训练
构建概念图 |
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科学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把本节课难点分解成问题串逐一讨论解决。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一个探究过程,科学研究需要创新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检验学习成果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完善知识体系 |